青春云游在路上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網(wǎng)2022-05-1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感悟中華文化,享受美好旅程”。5月19日,第12個中國旅游日如期而至。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當下,這個特殊的旅游日寄托了人們對“詩與遠方”的美好

“感悟中華文化,享受美好旅程”。5月19日,第12個中國旅游日如期而至。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當下,這個特殊的旅游日寄托了人們對“詩與遠方”的美好向往?!昂笠咔椤睍r代,旅行將以何種面貌呈現(xiàn),如何在年輕人心里“種草”?和文化親密接觸的青春“云游”提供了新的旅游體驗。

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今年“5·19”中國旅游日,從徐霞客當年的出發(fā)地浙江寧海出發(fā),一場名為“青春云游記”的大型直播閃亮開場。有別于徐霞客長達30多年的跋山涉水,在短短一天時間里,觀眾就得以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穿越中華文明5000年。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睈勐眯?、享受旅行,把旅行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與審美主張的青年為數(shù)不少。就知識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言,知識為旅行拓寬深度和廣度,而旅行為知識傳承創(chuàng)新提供土壤與源泉。在疫情暫時阻擋我們出行腳步的當下,如何以一種“在路上”的姿態(tài)感悟生活、擁抱成長,為下一次真正出門遠行蓄勢積力,值得年輕的旅行者認真思考。

隨著人們對旅游體驗和旅游質量提出更高期待,“打卡式旅行”漸行漸遠。抵達一個新的地方,年輕人不滿足于“到此一游”的拍照留念,而更希望深入了解當?shù)氐臍v史沿革、風土人情、文化脈絡。旅游與文化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一趟缺乏文化含量的旅程是空洞無物的,這種新的旅游觀念深入人心。

就此而言,我們固然期待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云旅游”不僅是特殊時期的旅游替代品,更是豐富旅游內涵、增加旅程厚度的必然產物。不管是直觀形象的影像記錄,還是抽象而深刻的書寫與閱讀,這些不止步于“抵達”的“云旅游”體驗,激發(fā)出一種區(qū)別于實地觸碰的距離美,也讓人們對歷史、文化、時代產生更深沉的思考。

工業(yè)革命帶動了交通運輸業(yè)的巨大變革,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這一切推動了近代旅游業(yè)的興起。自那以后,青年就是旅行的中堅力量。青年充沛的好奇心、求知欲、創(chuàng)造力,與旅行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探索精神是一致的。設計提供符合青年需求、切合青年心理的旅游產品,讓青年切切實實地開眼界、長見識、增本領,是旅游行業(yè)乃至整個社會的責任。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指出,中國青年不斷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養(yǎng)分,特別注重從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中獲取力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旅游是中國青年汲取傳統(tǒng)文化養(yǎng)分的重要形式。如何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區(qū)轉化為滿足青年旅行者需求的旅游產品,需要有識之士的認真思考,也需要不拘一格的嘗試。

這代青年的成長成才,念茲在茲的是“生活的意義感”。旅游要賦予青年意義感,離不開“青春上善好活法”。通過旅游,年輕人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靈感。不少案例生動證明,解決很多現(xiàn)代社會問題的答案,就蘊藏在先人智慧和傳統(tǒng)文化的實踐中。當然,向傳統(tǒng)取經不能生搬硬套,有賴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反芻式思考和加工處理。

徐霞客之所以成為我國旅游文化的標志性人物,不在于他爬過了多少山、涉過了多少水,而在于在那個物質貧乏、交通不便、交流封閉的年代,他銳意進取、勇于突破的探索精神。放眼整個人類文明史,現(xiàn)代文明的形成也與15世紀開啟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息息相關。

中國青年報社社調中心日前發(fā)布的《青年云旅游調查報告》顯示,74.8%的受訪者會選擇云旅游,59.7%的受訪者表示對云旅游的體驗不錯。在世紀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作為“服務青年成長,推動社會進步”的全國主流媒體和團中央機關媒體,堅守“為黨育人,服務大局,服務全團,服務青年”的主責主業(yè),主動適應青年新需求,培育青年文化新業(yè)態(tài)。青春云游大直播是繼4月28日青年文化大數(shù)據(jù)總部基地落戶青春元宇宙之家后,10多個可視化融合創(chuàng)新實驗室進行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新嘗試。

讓我們?yōu)榍啻骸霸朴巍焙炔?!為青年探索加油?

(編輯:映雪)


青春云游在路上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