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冰嬉“活起來”

  來源:光明日報 中國青年網段天然2021-11-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探索星空】隨著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臨近,冰雪運動的相關話題持續(xù)升溫?!氨摇弊鳛橹袊┻\動歷史脈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被更多人知曉。清代“冰嬉”是

百年冰嬉“活起來”

百年冰嬉“活起來”

百年冰嬉“活起來”

 【探索星空】

隨著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臨近,冰雪運動的相關話題持續(xù)升溫?!氨摇弊鳛橹袊┻\動歷史脈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被更多人知曉。清代“冰嬉”是君主于冬令時節(jié)舉行的冰上軍事典禮,不僅承載著軍事訓練和慶典儀式的重要功能,更集合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來,隨著“數字人文”概念及技術的引入,如何借助新技術和研究方法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煥發(fā)新光芒,是新時代賦予動畫從業(yè)者的重要使命?!皵底秩宋摹笔莻鹘y(tǒng)人文研究與計算機技術的碰撞,是文化資料向數字媒體遷移的新型知識生產方式。借助數字技術,人文研究跨越了既有的樊籬,呈現出學科交叉融合的嶄新模式。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以多學科融合的方式,對清代“冰嬉”的圖像、文字史料進行了挖掘和整理,在動畫《百年冰嬉盛典》的創(chuàng)作中重新展現出清代“冰嬉”的多彩面貌與文化魅力。

國際知名美術史學家方聞有言:“藝術即歷史”?!氨摇鳖}材動畫的創(chuàng)作,就是將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有機結合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所長闞紅柳長期以來深耕清代冰嬉的歷史及文化脈絡的研究,作為《百年冰嬉盛典》創(chuàng)作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其研究中的多幅重要的《冰嬉圖》成為動畫創(chuàng)作圖像資料的主要來源。

其中,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清代金昆、程志道、福隆安等人繪制的《冰嬉圖》,以院體畫的形式記錄了清乾隆帝觀看冰上運動的場景。在《百年冰嬉盛典》中,創(chuàng)作團隊復原了此幅《冰嬉圖》中“轉龍射球”的主要場景。“轉龍射球”動畫部分重點表現了八旗士兵由一人執(zhí)小旗引導,過旌門回射彩球的過程。在這一情節(jié)的創(chuàng)作中,執(zhí)旗、滑冰、轉身、射箭等數種復雜的動作需連貫表現且一氣呵成。為此,創(chuàng)作團隊使用了“動作剪輯”的方式,即將幾個關鍵動作分別制作,然后在時間線上分別導入并進行合成剪輯。對于兩個動作之間的重疊部分,動畫軟件可以自動進行運算,提高表演的流暢度和觀賞性。由此,早已消失的“轉龍射球”便以數字動畫的形式得以再現。

為了保持古畫特有的質感,動畫并沒有采用商業(yè)影片常用的寫實造型,而是全部運用手繪材質和平面化的渲染方式,盡量復原古畫的審美意境。場景中,皇帝乘坐的冰床、文武百官及士兵的服飾等均以手繪的方式還原《冰嬉圖》的圖像原本。同時,在背景的處理上,創(chuàng)作團隊首先采用絲絹材質作為底圖,并把取自古畫原本中的部分樹木、建筑合成在三維空間中作為遠景使用,創(chuàng)造出二維圖像與三維場景交相輝映的視覺效果。傳統(tǒng)中國畫的造型方式并不講求光影的塑造,因此,該部動畫在復原人物和場景時并沒有使用三維軟件的燈光及投影效果,保留了傳統(tǒng)中國畫的審美情趣。

“分棚擲鞠”是冰上的蹴鞠運動。士兵分成兩隊,腳穿冰鞋,在冰面上手腳并用搶球,以得分多者為勝。其雖為“冰嬉”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在多幅《冰嬉圖》中都沒有涉及。于是,創(chuàng)作團隊便根據清史資料中有關蹴鞠的文字描述進行了創(chuàng)作,重新展現出“分棚擲鞠”的比賽勝景。

古代繪畫作品的數字化呈現,其難點之一在于敘事模式的轉變?!侗覉D》作為對軍事慶典的全景式展現,是在同一畫面中呈現不同時間段的表演內容,而影像作品的敘事有其自身規(guī)律,必須按照時間節(jié)奏選擇最為重要的內容進行表現,因此需要創(chuàng)作團隊將豐富的歷史文獻進行重新梳理,并對已有的信息按照新的規(guī)律進行重組。

《百年冰嬉盛典》的創(chuàng)作意義并非簡單復原某個時間節(jié)點的“冰嬉”場景,而是秉持“數字人文”的精神,以研究型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對清代“冰嬉”的歷史脈絡、文化傳承進行梳理和總結,旨在為弘揚奧運精神、推廣冰雪運動,活化歷史文化遺產貢獻力量。(作者:段天然,系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月兒


百年冰嬉“活起來”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