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了 你那里的空氣有多干?

  來源:中國天氣網2023-12-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23年尾聲,我國大部雨雪不多,氣溫總體呈回升態(tài)勢,不少小伙伴直呼“干燥到快要裂開”。目前,多地已進入一年中的干燥時段,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看看你

2023年尾聲,我國大部雨雪不多,氣溫總體呈回升態(tài)勢,不少小伙伴直呼“干燥到快要裂開”。目前,多地已進入一年中的干燥時段,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看看你家有多干。同時奉上補水四大誤區(qū),助你滋潤過冬。

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了 你那里的空氣有多干?

北方暖氣加持干到開裂 南方多地急需補水

12月下旬以來,全國大部雨雪稀少,氣溫也陸續(xù)回升。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看,未來三天,北方地區(qū)在暖氣的加持下,室內空氣十分干燥,其中,京津冀地區(qū)以及山西、陜西、青海東部、甘肅南部等不少地方晴朗天氣唱主調,部分地區(qū)空氣最小相對濕度不足20%,簡直干到開裂,加濕器、面膜、護膚乳、唇膏、護手霜等補水裝備可以全部安排上,飲食上可以適當增加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羹、雪梨蜂蜜水等。

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了 你那里的空氣有多干?

周五,川西高原和云南北部等地的午后最小相對濕度基本在20%~40%,屬于“容易干癢”區(qū),建議使用面膜、護膚乳等提高皮膚含水量,緩解干燥瘙癢癥狀。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最小相對濕度多在41%~60%,天氣總體舒適,小伙伴們每天“噸噸噸”喝水就能緩解口干舌燥。

而西南地區(qū)東部至江淮一帶以及海南、臺灣等地將有雨水光臨,相對濕度普遍在60%以上,上述地區(qū)處于“空氣濕潤”區(qū),補水完全看心情。

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了 你那里的空氣有多干?

周六,受偏南風水汽輸送的影響,江西北部、湖南中南部等地加入“空氣濕潤”區(qū),干燥程度得到緩解,南方其他地區(qū)較前一天變化不大。

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了 你那里的空氣有多干?

周日,南方多地晴朗持續(xù),并且隨著北風南下,空氣濕潤的區(qū)域將明顯縮小,僅出現(xiàn)在貴州和重慶等雨水區(qū)。浙江南部、江西中部、福建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qū)午后相對濕度跌破40%,進入“容易干癢”區(qū),補水裝備該操辦起來了。江蘇、安徽、湖南、廣東等大部地區(qū)午后空氣相對濕度也有所下降,建議大家每天盡量保證喝夠8杯水。

補水四大誤區(qū) 你中招了幾個?

冬季是一年中比較干燥的時節(jié),補水保濕成為重中之重,網絡上各種補水方法層出不窮,但并不一定有效,避開以下四大誤區(qū),助你滋潤過冬。

誤區(qū)一:天天敷面膜可令皮膚更水潤

干燥的天氣里,不少人會選擇敷面膜來增加皮膚滋潤度。面膜確實有補水保濕的功效,但如果天天敷面膜,甚至每次都敷很久,易導致皮膚角質層變得脆弱,影響正常屏障功能,出現(xiàn)紅腫、瘙癢等不適癥狀。因此,敷面膜要適可而止,建議一周2至3次,每次15至20分鐘即可。

誤區(qū)二:多喝水就能給皮膚補足水分

多喝水只能給身體補充水分,并不能直接給皮膚補水,想要緩解皮膚干燥缺水的問題,還需借助具有補水保濕功效的護膚品。如果喝水過多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尤其睡前別喝太多,以免第二天皮膚出現(xiàn)浮腫。

誤區(qū)三:保濕噴霧噴越多越補水

保濕噴霧能短暫快速地給皮膚補充水分,不少人會頻繁使用,其實,保濕噴霧揮發(fā)時可能會帶走皮膚表層原本的水分,使皮膚變得更加干燥。如果噴霧和臉上的化妝品產生反應,還容易滋生細菌。正確的做法是,洗臉后再使用保濕噴霧,及時涂上乳液、面霜等鎖住水分。

誤區(qū)四:加濕器24小時不間斷

加濕器24小時連軸轉雖然會有效緩解干燥,但空氣過濕并不利于健康,當濕度過大時,人體會分泌更多褪黑素,容易出現(xiàn)無精打采、貪睡等癥狀。因此,建議每隔兩小時關閉加濕器,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中國天氣網溫馨提示,未來十天,全國大部降水偏少,部分地區(qū)將維持干燥的天氣格局,尤其是北方多地在暖氣烘烤下,室內干燥的感覺更為明顯,希望大家科學補水,滋潤過冬。

(編輯:月兒)


全國“補水指數(shù)”地圖來了 你那里的空氣有多干?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